copyright_01.jpg
:::
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arrow 最新消息 arrow 智財權價值化 提升獲利
  智財權價值化 提升獲利
 
張貼日期:2013-04-27  

貼到Twitter 貼到Facebook   貼到Plurk  

資料來源:中時電子報

全文出處:http://money.chinatimes.com/news/news-content.aspx?id=20130427000174&cid=1209

智財權價值化 提升獲利

    2013-04-27 01:43
    工商時報
    記者張國仁/台北報導

 昨(26)日是世界智慧財產權日。台積電法務長杜東佑應台灣科技產業法務經理人協會邀請,演講「新競爭紀元下創新價值的保護」,光寶科技專利策略中心總監陸義淋以一句話歸納說,杜博士所說就是「如何讓你公司的專利變成錢」。

 台灣科技產業法務經理人協會邀請杜東佑,發表專題演講,並與東吳大學教授盧文祥、台經院研三所所長林欣吾及光寶科總監陸義淋等進行會談。

 台灣企業,尤其是電子製造業,早期著重在代工,沒有「被告的價值」,近年來則訟案不斷。杜東佑表示,在2005到2008年間,台灣企業遭專利侵權指控、訴訟與和解所支付的權利金每年平均逾新台幣1千億元;2009到2010年這個數字又明顯成長。

 在此同時,每年流入台灣的權利金約新台幣7到8億元,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大陸中芯國際因2009年官司敗訴,須付給台積電的和解金。

 盧文祥說,智財權的生態保護至少應包括創造、保護與運用。最難的是運用部分,透過契約與授權,確保智財權受到保護與獲利,在美國90%的律師當企業法律顧問,一成律師打官司,美國律師的訴訟費很貴,因此企業著重在智財權前端的管理,在台灣恐怕剛好相反。

 他說,當蘋果告你時,好的律師都被包走,你想請都請不到;而有些台灣老板被告侵權時,差點眼淚流下來,「奮鬥至今,終於有人注意你的影響力」。

 陸義淋也說,很多老板痛心公司持有不少專利,為何還被告,而且「幾乎過幾天就有人上門告」,政府在這方面能做多少事,「企業要先自求多福」,他建議政府的智財戰略綱領的行動方案,擬訂過程最好先多找企業溝通業者需求所在。